文章刊登于保山日報網(2022年11月26日)
原文標題:冬日,比暖陽更暖的是江東
【全文如下】
深秋,是大自然進入寒冬的最后一個驛站,收獲完莊稼的田野裸露在寒冷的風中,樹木凋零、萬物枯寂,然而大自然卻把深秋的最后一份豪禮贈予了江東村。秋去冬來,鴻雁聲聲,銀杏漸黃,江東村自此換上了一年中最美的妝容。
江東村是騰沖有名的銀杏之鄉(xiāng)。在這個小村莊里生長著幾千株銀杏樹,這些銀杏樹分散在房前屋后、村頭巷尾,它們是江東人最親密的伙伴。初冬的清晨,一踏進江東村,那滿目的金黃就會將冬晨的寒氣驅趕得煙消云散。銀杏樹舉著一樹樹炫目的黃葉,把晨曦中的村莊打扮得分外妖嬈,初冬的暖陽從銀杏的枝葉間漫射下來,仿佛把一夏的激情都放到銀杏葉間,過濾、提純,只剩下這淡然而純凈的陽光。
抽煙的老人一邊曬著太陽一邊聊著天,不時還會招呼著過路的人們,這是江東村人一天的開始。
前人種樹,后人乘涼。據說,村里最古老的銀杏樹已經有幾百年的樹齡了,如此算來,江東人種銀杏樹的歷史已經很久遠了。銀杏是公孫樹,江東人的祖先們種下了這些樹,收獲的人已經是他們的后輩。不知這些古人是出于什么樣的智慧,才想到了這個庇護后人的最佳方法,把對子孫們的關愛全部托付給了這些銀杏樹。似乎種銀杏樹已成為江東村人傳遞對子孫的關愛的一種傳統(tǒng)方式。后來,江東人又陸續(xù)種下了很多銀杏樹,他們改良了銀杏的品種,成片種植。改良后的品種幾年就能掛果,從此祖孫可以共享銀杏果的醇香。
江東村人的生活,與銀杏樹有著密切的關系:夏日里銀杏樹用它高大的樹冠為人們遮擋烈日;秋天,銀杏樹又用它豐碩的果實回報著人們,一株銀杏樹可以產幾百斤銀杏果,能為江東人帶來一筆不錯的收入;而現在正是初冬時節(jié),銀杏樹用自己的色彩描繪出了一幅如畫的江東景色。
農家的屋檐上升起了裊裊炊煙,與薄薄的晨霧交融在一起,陽光透過薄霧點燃了銀杏樹的金黃,農家的門庭院落里滿是銀杏樹篩下的光斑。婦女們在忙著張羅一家的早餐,孩子們就在庭院里追逐著光斑和舞動的樹葉。
吃過早飯的人們開始趕著牛扛著犁下田了。老牛緩緩地走在銀杏大道上不急不忙,仿佛一邊散步一邊欣賞這一路的美景。在這樣的地方,就是勞動也多了幾分詩情畫意。
夕陽西下,是孩子們最愜意的時候了,他們在這金黃的世界里盡情地玩耍。在他們眼中,每一枚扇形的葉片都黃得純粹,黃得迷人,每一枚脈絡清晰的葉片背后似乎都蘊藏著一個秘密。透過這些金色的葉片,他們仿佛可以看見世界、看見未來。
一陣風襲過,金黃的樹葉紛紛飄落,像舞動著的蝴蝶,輕盈地落了一地。這時候夕陽下的村莊仿佛就是一座鋪上了地毯的金色殿堂,一代代的江東村人就是在這樣的美景中放飛了童年的夢想。
每年的這個時節(jié),便是到江東賞銀杏的最佳時節(jié)。游人從遠一些或更遠一些的地方慕名而來,拍照、賞景、品嘗美食……每一位旅者都有著一個關于遠方最美的夢境。他們來到江東,沉醉江東,把江東滿眼的燦爛收入行囊,讓這片最純粹的金黃溫暖接下來寂寥又漫長的冬季。他們那多彩的身影裝點了江東每一處風景,然后他們也成為江東風景中精彩的一筆。
每年的這個時節(jié),便是到江東賞銀杏的最佳時節(jié)。游人從遠一些或更遠一些的地方慕名而來,拍照、賞景、品嘗美食……每一位旅者都有著一個關于遠方最美的夢境。他們來到江東,沉醉江東,把江東滿眼的燦爛收入行囊,讓這片最純粹的金黃溫暖接下來寂寥又漫長的冬季。他們那多彩的身影裝點了江東每一處風景,然后他們也成為江東風景中精彩的一筆。
備注:圖文來源于騰沖文旅公眾號